1、静配中心的日常管理由硬件、程序、结果、持续改进等部分组成:
(1)硬件:持续确保静配中心周边环境与洁净区、非洁净控制区、辅助工作区三个功能区域环境和水平层流洁净台、生物安全柜等设施、设备符合《指南》的有关规定,并应建有严格的设施、设备维护保养制度,使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
(2)程序:建立完整和可实施的各项制度、标准操作规程、标准质量控制规程,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种记录单;对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岗位职责全程培训,对工勤人员进行岗位职责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,以确保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、《指南》及其附件的相关规定的执行落实。
(3)结果:建立与落实静配中心工作全过程的监控机制,如调剂全程监控,并应关注无菌加药调配和双人校对环节的落实,以及净化环境监测等主要环节的验证等,建立全程操作记录监控体系,确保整体运行处于安全的状态下。
(4)持续改进: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寻找与发现问题,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思路分析问题,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,制定措施落地实施、始终坚持持续改进,验证评估等有效措施应纳入日常管理制度。
2、质量控制评估的实施
质量控制评估的实施:
(1)根据《指南》中的相关规定,结合自身的工作流程与特点,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、岗位职责与实施细则、核心制度等,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,并定期召开质量评估总结会。和评估,如用药医嘱审核、加药混合调配等。通过全员参与和分工明确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,可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,从而提高静配中心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。
(2)质量评估包括7个方面的关键指标,即用药医嘱审核与干预、加药混合调配、成品输液质量控制、设备及设施的完善性、药品与耗材质量、持续落实清洁及消毒措施、严管与人员的自觉性等,每个质量评估环节分别由一位责任心强、工作经验丰富的质量控制员负责,通过全员参与、人人负责,形成自上而下、分工明确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。
(3)评估过程应能准确反映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,不断优化流程并持续改进
(4)保证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或制度,“做我所写、写我所做”,不流于形式,并在施过程中不断改进。
在静配工作实践中,应同步促进静配中心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和对静配心管理能力的培养,不断改善和提高静配中心管理水平。